在神经认知研究领域,史之峰副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新型工程化mRNA递送系统治疗阿尔兹海默病,在动物实验中证实能够显著改善认知功能,论文发表在Chem Eng J(IF=16.7),并且获得了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心理系主任Professor Rachel Hill的高度点评。(李昊元博士第一作者,史之峰副教授共同通讯作者,毛颖教授最后通讯作者)。
2022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PET中心田梅教授邀请国内外知名PET神经影像专家在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中科院1区,2021年IF=10.057)发表了题为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the use of tau PET imaging agent 18F-flortaucipir in Alzheimer's disease的国际专家共识。由多国专家组成的多学科工作组(包括中国、日本、美国、瑞士、德国、西班牙、韩国)讨论并发表了该阿尔茨海默病(AD) 18F-flortaucipir PET成像的共识。总结了tau蛋白(18F-flortaucipir)PET在临床中的应用,包括临床适应症、参与人员的资质和职责、PET显像程序/规范、报告规范、成像设备规范、质量控制和改进、成像安全和感染控制,以及患者健康教育问题和成像中的辐射安全。该共识发表的主要目的是为核医学从业者在18F-flortaucipir PET显像的准备和执行以及正确解释和报告显像结果方面提供参考。这一国际共识和实践指南将促进Tau PET脑显像在国内外的标准化使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