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6日上午,第二届华山峰彩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华山)神经外科年度学术论坛、华山国际脑血管病大会暨第三届中国烟雾病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这是疫情过后华山峰彩论坛首次线下盛会,国内神经疾病相关学科的资深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交流探讨,启迪思想。
现场莅临开幕式的领导、嘉宾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周良辅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赵继宗院士、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闻大翔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袁正宏书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吴凡副院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力伟教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王硕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康德智教授等近千名知名专家。
开场致辞
毛颖教授首先诚挚感谢莅临会议的专家、领导、嘉宾以及线上参会的同道,他表示如时代滚滚向前,神经系统疾病事业也不断发展,不断改善患者福祉,以患者更好享受医疗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建立神经系统疾病医学中心,解决诊疗关键问题,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天坛、宣武以及全国其他中心,共同为推动神经系统疾病诊疗进展而努力。
周良辅院士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是疫情以来首次线下会议,内容丰富,将前沿进展和临床实践相结合,旨在交流碰撞前沿思想,启发临床医生诊疗思维,解决临床实践困难问题,同时他感谢莅临会议的同道以及筹备会议的所有工作人员,希望会议圆满成功。
赵国光院长致辞表示,回顾神经外科不足百年的历史进程,为当前我国在神经系统疾病事业上所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这离不开政府、专家同道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依托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学中心,我们将不断巩固历史成绩,拥抱科技前沿技术,为提高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水平,造福患者不懈努力。
王拥军院长对华山医院取得的显著成绩表示祝贺,他表示,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以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为主体,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为联合主体,三家单位联系紧密,未来,天坛医院将继续携手华山和宣武,在科技成果转化、药物研发、手术器械研发以及基础研究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保障患者健康。
袁正宏教授致辞表示,多年来,华山医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融合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诸多成绩,如牵头制定学科相关指南/共识,承办学科学术会议,建立基础实验室等,推动了我国神经系统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水平发展。
闻大翔主任祝贺会议顺利召开,同时感谢国内外同道对上海神经疾病医学和华山医院的关心和支持。神经系统疾病发病形势严峻,建设辐射全国的神经疾病医疗服务网络,为患者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已经成为国家神经医学中心的重要任务。政府对此也高度关注和支持,也做了许多工作,近年来华山医院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未来希望华山医院持续引领全国神经医学发展,希望专家同道不忘初心,发扬优良传统,进一步取得更大成就。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虹桥院区副院长赵曜教授担任开幕式主持。他对莅临本次会议的专家同道表示热烈欢迎,希望通过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年度学术论坛,提高神经外科医生诊疗水平,惠及患者。
主旨论坛
主旨论坛环节由张力伟教授、康德智教授和顾宇翔教授共同主持。
周良辅院士带来了“颅内类淋巴和淋巴管及其临床意义”的报告,介绍了淋巴管发现的历史,以及颅内类淋巴管和淋巴管对临床诊疗的重大意义。周良辅院士还分享了随着新技术发展,临床对类淋巴新的认识,以及它们与其他疾病的相关性。
赵继宗院士分享了“烟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介绍了烟雾病的研究经历、流行病学、病理、危险因素及影像学评估等临床诊疗和研究。还分享了烟雾病新的分型,烟雾病治疗方式预后效果对比,以及天坛医院7.0MR对评估烟雾病的独特优势,提出了今后关于烟雾病研究方向,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指南建设,建立个性化诊疗体系是亟待研究的方向。
主旨发言
瑞士苏黎世大学Regli Luca教授带来了“Bypass Surgery 50+years: revisiting the role of bypass surgery today”的报告,Regli Luca教授从以下方面重新审视搭桥手术的作用,报告中,他回顾了脑血管搭桥手术的发展历史,对比分析了手术时流量保护和流量增大的临床实践,以及介绍苏黎世高级神经成像在特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且展望增流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苏特太平洋医学基金会Blaise Baxter教授分享了“神经血管疾病治疗的全球趋势”的报告,分析了脑血管病的发病情况、机械取栓应用效果,如何识别接受取栓紧急治疗的患者,以及卒中最新的评估手段和技术研究进展。
ZIV WILLIAMS教授带来了“Studying language in humans at a cellular resolution”的报告,详细分享了团队在大脑神经元和自然语言解码领域基础研究所做的工作,包括现有研究方法在分析人类语言的过程和研究进展,以及对临床实践中保护语言功能的启发。
Michael T. Lawton教授分享了“Spinal AVMs: Classification and Surgical Management”的报告,介绍了基于解剖的脊柱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脊柱动静脉畸形的解剖、分类,脊柱动静脉畸形的详细分型,基于解剖分析患者病理、临床表现、影像学提出了相应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