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室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康复医学科神经重症与意识障碍康复团队在浦东院区已经建立了意识障碍患者多模态评估平台,目前已经开始收集病例,建立队列。
儿科医院神经专业组医工结合团队拟围绕“医工结合在小儿神经发育性疾病中的应用”方向...
华山医院病理科陈宏团队携手上海联影智能和武汉中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磅推出数字病理平台,致力于重构“医学之本”。
建立完成“华山脑损伤与意识障碍患者临床资料样本库”,位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虹桥院区神外实验室,由线下样本保存装置和线上样本库管理系统组成。
神经外科陈亮教授受邀在Semin Cancer Biol发表综述“Metabolic regulation on the immune environment of glioma through gut microbiota”(中科院1区,IF 15.707)...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唐宇平主任医师和放射科张军主任医师...
2023年6月9日(当地时间),为实现汉语声调语言脑机接口,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的吴劲松/路俊锋教授团队与合作者,于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IF=14.96)发表题为“Decoding and synthesizing tonal language speech from brain activity”的研究论文。
2023年2月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二十次学术会议(CNS 2023)举办期间,张荣教授做了精彩受邀讲座。2023年6月中华医学会2023小儿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期间,张荣教授做了《儿童胶质瘤的精准治疗》的精彩讲座。
垂体腺瘤按其血激素和病理染色可分为10种亚型,该分型方式对于治疗方法选择的指导作用较为局限。
“金垂体”团队利用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方法分析鞍区肿瘤患者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发现鞍区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较一般人群高,高龄、颅咽管瘤、开颅手术、脑脊液鼻漏以及手术时间长为危险因素。该研究还构建了精准的预测模型,较传统的D二聚体、Caprini评分以及Padua评分法更为准确。该研究结果发表于血...
6月1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崔梅副主任医师、丁玎研究员团队与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陈兴栋青年研究员团队合作在痴呆研究领域国际著名杂志Alzheimer’s & Dementia(《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影响因子:21.566)在线发表了题为Education,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 and cognitive decline: Findings ...
2023年5月31日晚,正直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内科举办了“儿童脑健康科普”的视频直播活动。